新能源车为何涨价?刚需用车如何选择附详解

从新冠疫情爆发开始,整个世界就在向着“魔幻”的方向一路狂奔。疫情爆发、国际形势紧张所带来的全球剧变,已经切实影响到了各行各业,而作为工业制造明珠之一的汽车行业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

新能源车为何涨价?刚需用车如何选择附详解

油价上涨,在对燃油车不利的同时,对新能源车来说本应是一大利好因素,然而进入2022年,主流的新能源车型却迎来了几波明显的涨价潮,这又是为什么呢?

新能源车为何涨价?刚需用车如何选择附详解

新能源车为何涨价?

毫无疑问,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在用车成本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位每天开车从上海松江到市区上下班的朋友说,他开燃油车的时候,每个月油费接近2000元,但是换了电动车之后,每个月的电费不到200元。更不要提,电动车现在还可以获取免费的牌照资源。

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此将买车的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只是,随着上游原材料、重要零部件的相继涨价,以及新能源补贴逐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下,几乎国内所有新能源车企业近三个月内均上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售价。

去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门联合发布新能源车补贴的最新通知,明确指出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要退坡直至终止。此后不少车企就先后官宣了部分车型价格上调的消息,因此,可以说,补贴退坡是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之一,但并不是近期新能源车价格大涨的全部原因。

如果我们深挖新能源车制造端的生产逻辑,不难发现此次涨价的根本原因,还是原材料供需不平衡带来的价格上涨。

在2021年,整个行业经历了包括锂、钴、镍、锰在内的多种金属原材料及其化合物价格的一路走高,这导致了锂电池生产成本骤升。其中,锂电池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之一碳酸锂的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448%,从2021年年初的每吨5万元一路疯涨至年底的每吨27.4万元。供需关系紧张导致了价格不断上涨,而行业内企业因恐慌价格进一步上涨而加速备货囤货,又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关系矛盾。

进入2022年,原材料价格并没有如众人期盼的出现回落,反而是一路高歌猛进。现如今,碳酸锂的价格已近每吨50万元,相比2021年年初的价格大涨900%。涨价的还不仅仅是锂,几乎所有金属原材料的价格都在飞速上涨。

高昂的原材料价格,给车企带来了极大的生产成本压力,例如行业内普遍选择的宁德时代的电池产品,半年内单价已经上涨两万元。更不用说诸如芯片短缺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就了这一波价格的大涨。

新能源车为何涨价?刚需用车如何选择附详解

刚需用车如何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车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部分消费者产生观望情绪,但刚需购车者永远存在。

一方面是车价的上涨,另一方面是购车的刚需,多方掣肘下,现在如何选择一台合适的新能源车,可能已然成为让不少消费者头疼的问题。

如果从宏观的视角去分析这一问题,性价比应该是在目前环境下选车的第一个考虑因素,而在这个前提之下选车最需要把握两大原则:价格取舍和三电技术是否过关。

第一,作为刚需用车,价格方面一定要有所取舍。对于大多数有购买刚需购车者来说,一台车往往要满足整个家庭的各种需求,在价位方面也要受到不小的限制。以上海为例,大多数家庭购车的预算依旧是在15万-25万元的中间档。价位继续往上,会出现配置与价格上升幅度不匹配、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而低于这个价位的车型,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则通常很难做到续航、配置、外观几方面的平衡。

除了价格的取舍外,作为一台新能源车的核心,三电技术是这台车最应被关注的重点。三电技术是否过关,不仅关系到车辆的续航、动力、驾乘感受等方面,更是与车辆安全直接挂钩。

基于上述两大原则,一台价格在20万元左右、续航里程500km以上、配置全面、三电技术在行业内处于先进行列的新能源SUV车型,是满足目前刚需购车者的最大公约数存在。

新能源车为何涨价?刚需用车如何选择附详解

新能源车企谁能跑到最后?

当然,选车还不能仅看产品力和配置,尤其是对这几年刚开始火爆起来的新能源汽车来说,好产品背后还需要有可靠的企业来做强大的支撑。

2009年对新能源行业的补贴政策开始试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一片蛮荒迅猛发展起来。201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只有0.8万辆。2021年,销量已经暴增至352.1万辆,2022年更有可能突破600万辆。中国目前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市场,新能源车保有量已超过800万辆,在乘用车销量中占比超过13%。

庞大的市场造就难得的机遇。过去十年,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它们都受到了国家利好政策的“感召”,纷纷加入到新能源造车大军中。而新造车公司所具备的超前思维、整合能力和融资速度,更是让它们一时风头无两,带动了一个火热的造车时代,让人们不禁惊呼:“原来世界的尽头是新能源造车啊!”

进入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这一波猛烈的涨价潮,其实将“谁能跑到最后”这个永恒的话题,再一次推到前台。事实上,在数百家新造车公司中,实现量产的公司已经屈指可数。大浪淘沙之下,那些以用户为中心、专注核心技术的企业,才有可能跑到最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car.cn/8154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