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工厂生产宝马车型号(铁西工厂生产宝马车型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吗?聊一部讲述精神病患者真实心境的纪录片。后来因导演不想让纪录片和患者过多曝光,于是我删除了文章。但愿这次文章能留住。翻找过尘封的片单,本来想说说2010年的纪录片《女子宿舍》,可惜现在各大平台都没有完整片源,只剩一段35分钟的凤凰网相关采访。4比3画面与年代感十足的土豆网logo,都在劝我算了,别找了。该片围绕着吉林某劳务市场附近,一群四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吗?聊一部讲述精神病患者真实心境的纪录片。

后来因导演不想让纪录片和患者过多曝光,于是我删除了文章。

但愿这次文章能留住。

翻找过尘封的片单,本来想说说2010年的纪录片《女子宿舍》,可惜现在各大平台都没有完整片源,只剩一段35分钟的凤凰网相关采访。

4比3画面与年代感十足的土豆网logo,都在劝我算了,别找了。

该片围绕着吉林某劳务市场附近,一群四五十岁被家庭抛弃的中年女性展开。

她们住在2元3元一晚的女子宿舍,生活艰辛,各有各的苦难。

大姐们或被丈夫或被子女抛弃,用体力换取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聚在一起哭得多了,已经流不出什么眼泪。

《女子宿舍》拍摄于12年前,已经无迹可寻。

万幸,我还能找到更早的时代影像。

接下来,不如让我们再把时间轴往回拉一拉,回到1999年,看看一座重工业城市的变迁。

《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铁西区》上映于2002年葡萄牙里斯本纪录片电影节。

本片聚焦于老重工业城市——沈阳

沈阳市铁西区曾是我国最老最大的工业中心,1934年起为日本人生产军用物资,奠定工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几百家工厂在这里为祖国的工业计划做贡献。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许多上山下乡的青年回归城市,导致劳动力过剩。

1999年开始,包括沈阳铁西区在内,东三省重工业城市的工厂一家接一家倒闭。

纪录片也从这里正式开始。

货车慢悠悠的穿过市内,到达沈阳某冶金炼铜厂。

工人们在绿色铁皮柜子围绕的休息区,吃饭,理发,商量一会儿去哪打牌。

还有刚洗过澡的大哥,光着膀子毫不畏惧镜头的四处溜达,好在后期贴心的打上了马赛克。

日子看似平常,但大伙心中都不免有种大厦将倾的担忧。

在一触即发的氛围里,两个工人莫名其妙吵了起来,言语之粗鄙放到现在只能用“哔哔哔哔”代替。

吵架的源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

都说东北人能动手就不吵吵,没过一会儿吵架的劝架的,劝劝架的都打起来了。

导演应该和工友们混了有一段日子,打起来丝毫不避讳镜头,闲下来和导演也是有啥说啥。

比如认识什么人,能开四五个月的病假条,妥妥带薪休假;

比如过年的时候能发什么吃的喝的,几瓶罐头还是两条烟;

比如谁的孩子分到哪个单位了,是不是好差事。

扯淡扯得差不多了,其中几个大哥得去把今天的活干了。

嗯,因为劳动力过剩,不需要大伙一起上。

几分钟后,只听我叫不出名字的机器轰隆隆响起,不过知道不知道名字也不重要,它们应该早都随着工厂一起消失了。

接着,工头提醒导演最好戴上口罩,这家老冶炼厂含铅量超过国家标准百倍,对身体危害非常大。

普通工人们每年必须疗养两个月,未婚未育的青年男女最好别来。

厂子里目前一半都是临时工,许多正式工都不干了,原因除了身体吃不消就是开不出工资。

有能耐的早早下海,只剩老实人还在厂里挣扎。

1999年末,冶金炼铜厂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200元。

可即便是200元,还是有很多人拿不到。

厂子效益不好,几乎无法保障工人未来生活和养老资金,大伙心有怨言,却仍旧不愿离开干了半辈子的地方。

或者是不知道如何离开,离开后该去哪里。

收入太少,急坏了在座3、40岁的一家之主们。

他们白天到厂子里上班,晚上还要另想办法创造额外收入。

下图中的大哥早起几个小时去早市卖菜,就为多赚十块、二十块。

也有人帮忙搬货、卸货,100斤一袋的水泥搬一下午,一人50。

这活得有体力的才能干,岁数大点身体差点,都捞不着这50。

灰尘、泥土、原料碎渣、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组成世纪末工人们消沉的生活。

货车缓缓驶离冶金炼铜厂区,镜头也从1999年跨越到2000年初。

沈阳电缆厂,财务大姐正对着镜头说起厂子的收益。

以前电缆厂效益好,每个月都能出3、4百万的货,而上个月只出了4万。

工人们急着问各种补贴能不能领,可工资都发不下来,哪还有补贴的影子。

即便如此厂领导们还是趁着年节其乐融融汇聚一堂,把酒言欢畅想明年能多赚钱,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太虚无缥缈了,酒桌上的话又有几句是真的?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难听的真话终于冒了出来。

领导表示明年厂子底下几家分厂全独立,不管用什么方法能活下去就行。

厂里实在没钱管了,分开创收是唯一不散伙的办法。

天天来找她鬼哭狼嚎要钱的小领导太多了,她也受不了了。

冶金炼铜厂的工人与电缆厂的领导,都把希望寄托于厂子还能复苏。

可22年后的我们都知道,这里没有出路,能拿到补偿买断工龄的,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时炼铜厂里电费欠2000多万,水费1000多万,再加上内外债券之类的费用7000多万。

眼看着厂长还不上贷款,银行就要过来搬东西,工人们纷纷商量着还能从厂里带走些啥。

还剩啥呢?顶多带走一顿酒钱,顶多卖破烂卖出半个月的伙食费。

车间不再进原材料,代表几天之内,轧钢厂的工人们将被迫放下手里的“铁饭碗”。

这会儿有哥们遗憾中学毕业就不读了,没念高中,限制了发展;

也有年轻小伙在讨论哪个亲戚能帮帮忙,尽快帮自己谋个新工作。

广播里播放着新兴企业即将面市的新闻,但似乎和工人们完全无关。

从冬天到夏天,最后一波工人离去后,货车不必再回来。

冶炼厂的工人要去医院待两个月完成最后的疗养,电缆厂没能分开致富,只剩一地残渣。

轧钢厂最后的作用,是拆掉剩余的钢材,卖掉空档的厂房。

还了欠款之后,补给工人们几百几千块钱。

拿走最后一笔工钱,失业的工人们可以申请每月226元的特困补贴,老工业城市的繁华也随着工厂的消失落幕。

22年后的今天,新人们不再在乎曾经,只有旧人还在想当年。

有时候纪录片也是最好的电影,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铁西区》还有《艳粉街》和《铁路》两个篇章。

共同描绘了工业城市的改变与阵痛。

有机会再给大家讲讲。

时至今日,其中片中一些废弃的厂房还在,仿佛在悼念着数百座工厂辉煌过的时代。

而历史的喧嚣掩盖了个体的命运,只有镜头还能带我们真正去了解失落的城市与失落的人。

这不免让我想起《钢的琴》,一架看似粗制滥造的钢琴,既是父亲送给女儿的礼物,也是繁华落幕前的挽歌。

一曲终了,大家又重新站起来。

日子总要过下去,人总要向前看。

向前看,哪怕前路茫茫。

感谢各位的在看,如果你们还有时间,别忘了点赞转发这篇文章。

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咚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car.cn/3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