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申论)

1德国制造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优质、精良”的代名词,虽然前些年公知们鼓吹的“德国良心下水道”,纯属虚构;但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和人们对德国制造的认可、甚至仰视的心理,脱离不了关系。而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讲:德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的确

1

德国制造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优质、精良”的代名词,虽然前些年公知们鼓吹的“德国良心下水道”,纯属虚构;但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和人们对德国制造的认可、甚至仰视的心理,脱离不了关系。

而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讲:德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的确代表了人类制造的最高水平。

比如,现代工业的皇冠-汽车制造;再比如,人类精密机器的巅峰标杆-光刻机上的光学镜头,都是德国称雄。

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来都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盛的事物,发展到了顶点,也往往隐藏着致命的隐患。

这个隐患,对于目前的德国制造来说,就是:全球电动汽车的崛起。

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申论)

德国蔡司公司制造出的光刻机光学镜头

2

地球人都知道:德国制造的核心是(燃油)汽车工业。

根据欧洲汽车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德国品牌仍然供给了全球20%的汽车,占据了70%的高端市场。

可以说: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率,全球只有日本汽车,能够和德国掰一掰腕子。美系车、法系车、韩系车,都不够看。

尽管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德国的很多汽车界人士和经济专家却坚持认为:2021年,极有可能是德国(燃油)汽车工业最后的落日黄昏了。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说,原因很简单:

由于全球各国,近些年都在积极推动“脱碳战略”,因而导致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了660万辆,暴涨了120%。

如若按照2021年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将会大概率达到30%-50%;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更会突破6成。

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全球市场都是电动汽车的天下了,那德国的(燃油)汽车产业,该怎么办呢?

3

有头条看官会说:这还不好办,让德国全力转型电动汽车,不就行了吗?

我的回答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至少对德国来说,它转型电动汽车,存在着以下两大难以逾越的难点。

第一:德国燃油汽车,在全球占据了绝对优势;无论是核心技术掌握、关键零部件供应,还是全球品牌塑造和销售网络建立,都是妥妥的扛把子。

但在电动汽车领域,德国并不占优势,甚至落后于中美。

从“核心技术掌握和关键零部件供给”方面来说:目前,全球6成以上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分布在中国;最关键的零部件、占据电动汽车三分之一成本的动力电池,7成以上由中国企业供应。

而决定“电动汽车技术上限”的智能驾驶系统和纯电架构技术,中美企业是平分秋色,德国企业则落后很多。

我们必须明白:智能驾驶和纯电架构技术的研发,需要发达的IT互联网、通信、芯片等产业集群支持。

可德国在上述方面的积累,却乏善可陈;德国甚至没有像样的互联网企业;在通信技术方面,更是黑洞

这就决定了德国制造出的电动汽车,在“技术上限”上,很难赶超中美;除非德国本土能够补齐IT互联网、通信、芯片等产业集群的短板,涌现出像华为(5G通信)、BAT(IT互联网)一类的高科技企业来。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发达的产业集群,想要搞出来,没个10-20年,就不可能的。

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申论)

电动汽车

4

德国在供应链上不占优势,在“关键技术”上,又很难赶超中美;这就导致德国车企和整个工业界,全力转型电动汽车的信心是“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在全球品牌塑造方面,德国车企也和特斯拉,差了八条街:BBA在燃油车领域,是豪华高端的标杆,但到了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才是。

凡此种种,都让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在中美全力冲刺电动汽车时,畏首畏尾、举棋不定,错过了最佳的跟进时间。

5

第二:即使德国车企愿意全面转型电动汽车,内外部都有强大的利益集团,阻碍它们变革。

我们必须明白:德国制造的核心是燃油汽车工业,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燃油汽车工业,是整个德国制造的第一驱动力和中枢引擎:

正是有了燃油汽车的订单拉动,德国才能发展出发达的的配套产业:

闻名遐迩的德国机床和精密设备工业,最初的诞生,就是为了加工出可靠的汽车骨架和致密的零部件;

赫赫有名的德国精细化工和关键材料工业,则因为燃油汽车工厂不断下达的巨量订单和逐渐提升的严苛要求,精进了工艺,达到了全球同行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就连不明觉厉的工业4.0(智能制造),都是德国车企为了提高汽车整装效率,而率先提出的。

有头条看官这时候可能会抬杠:德国燃油汽车工业,真的如你说得那么玄乎吗?我们不看广告、看疗效。

为了打消部分人的疑虑,我们来上一组数据,看一看德国燃油汽车工业,对德国制造和德国经济的重要性。

根据欧洲汽车协会的数据:2019年,德国燃油汽车工业净收入为340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8.8%。

也就是说:德国人总收入的近1/10,直接或间接来自汽车工业的创造。

与此同时,德国燃油汽车工业通过采购,为机械、化工、材料等德国制造业,输送了2700亿美元的收入,占德国制造业GDP的比例,更高达36%。

换句话说:德国制造产值的三分之一,依赖燃油汽车工业。

这时候一个可怕的问题就出来了:由于德国制造、甚至德国经济,过度依赖燃油汽车工业;一旦燃油汽车工业垮了,或突然销量锐减,那对德国制造和德国经济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

所以,德国大部分的燃油汽车公司、庞大的供应链企业,以及数百万的产业工人、政商界精英,都是明确反对德国快速转型电动汽车的。

甚至,他们根本就不想转型电动汽车。

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申论)

BBA汽车

6

本月初,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前欧盟禁售燃油汽车法案》,原以为作为欧洲老大哥的德国,会率先响应。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德国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德国财政部长和交通部长都明确表达了“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汽车,太过理想主义,没有可操作性”的抵制态度。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和BBA的高管们更是气愤,他们认为:2035年禁售燃油汽车,是对燃油汽车的歧视,并没有遵守“技术中立”原则。

他们还说:燃油汽车需要的燃料,可以由汽油、柴油,转变为“新型合成燃料”;这些新型燃料,有清洁的风能、太阳能、核能提供能源,所以也是环保的。

至于德国车企口中的“新型合成燃料”到底是啥?没有任何公开清晰的资料,或许它只是德国政商精英,拿来反对“2035年前,欧盟禁售燃油汽车”的一个挡箭牌。

7

不过,任何历史大势,都是无法阻挡的:犹如当年芬兰诺基亚,没能阻止智能手机的到来一样。

这个道理,我们看得懂,精明的德国精英怎么可能看不懂;但为何他们依然选择阻挡历史大势呢?

这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为了所谓的历史大势,而放弃自己的眼前私利,而成全别人;更何况,他们也没得选。

固然,德国不选择快速转型电动汽车,就会慢性死亡,俗称等死。

德国汽车工业的收入,会随着燃油汽车销量的锐减(被电动汽车代替),而逐渐枯竭。

但如果德国选择快速转型电动汽车,德国汽车工业的收入,就会立刻暴跌,进而连累整个德国制造和德国经济雪崩,直接死亡。

正如前文所说:德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的供应链、核心技术、品牌塑造等方面,都落后于中美的。

即使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品牌,想要全力转型电动汽车,德国本土的供应链,也无法给他们提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

纵然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品牌,想要全力转型电动汽车,为了保持全球竞争力,也不得不采购中日韩的零部件,那德国燃油汽车的庞大供应链,突然就没了订单,马上就会垮掉,进而导致整个德国制造业的雪崩。

等死,还是立刻死,这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没得选的选择。

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申论)

8

既然德国没得选,那历史演化的最好结果就是:德国部分转型电动汽车成功,但退出全球汽车竞争的第一梯队,和日本一样,位于中美之下。

德国在世界全面普及电动汽车的时代,将失去“目前燃油汽车在全球和日本双雄称霸”的地位。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10-15年中,德国汽车工业将面临着残酷的衰退和收缩;德国汽车工业创造的收入(相对值),比目前消减20-30%,将是大概率事件;收入消减一半,也是有可能的。

而一旦德国汽车工业倒下,德国制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正如我们前面所讲:汽车工业是德国制造的第一驱动力和中枢引擎。

引擎熄火了,德国制造还能坚持多久呢?

有生之年,我们居然能看到德国制造神话的破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诚不我欺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car.cn/118311.html